新闻中心
非凡体育“茶文化旅游”作为一个独立概念首次出现在1992年郑宝润发表的《闽北风景资源及其旅游开发》一文中,作者分析了闽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,提出了一些旅游开发设想,针对闽北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特点,作者提出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:观光茶园、品啜岩韵、研究茶效、演唱茶歌、吟诵茶诗、评鉴茶质,开展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旅游,为中外旅游者增添乐趣。同年,叶惠民《香港茶艺在前进》一文介绍了香港茶艺中心近些年的发展趋势,并介绍了香港茶艺与文艺、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活动,如经常举办茶文化旅游活动,组织茶友回归大自然去,到大陆、台湾的著名茶区观赏风光名胜,就地品饮,参观茶叶、茶具的生产、制作过程,以丰富茶友们的感性知识。
1994年,许宗元发表的《论徽州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》提出充分认识徽州文化的旅游功能,挖掘其旅游资源,使其迅速成为文化旅游产品。作者阐述了茶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及策略:切实可行的首要之举是开展茶乡旅游,领略茶园风情,观看采茶、制茶表演,了解茶农生活、习俗。还可用当地山泉——天下一品之泉水沏刚制成的新茶,即兴品啜。这种融名山、名水、名茶为一体的旅游,实为集自然美、社会美、艺术美为一的美举。作者还提出进行茶风俗专项旅游,恢复茶亭、斗茶、古茶风表演等。在旅游景点广建让茶道大显身手的茶室,对国内游客可收提倡国饮之社会效益;以不同风格的茶室,给不同审美情趣与旅游需求、不同性别与年龄的海内外游客以美的享受。使茶文化迅速转化为旅游产品,实为徽州文化圈当务之急。同年,王林君《关于建立天台山旅游度假区的思考》阐述了天台山旅游度假区开发的一些设想,文章提出天台山的茶文化源远流长,是世界茶道的源头。稍加整理后的“天台山茶礼”表演赢得了行家与游客的广泛好评。作者建议建设“天台山茶道中心”,有助于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流,也能为游客提供一个高雅的活动场所。王旭烽《茶之旅》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杭州茶之旅,“要识山水真性情,不妨选一茶室,凝神半日,湖光山色,自然沁脾。”她设计了一条独具匠心的茶之路:望湖楼——抱朴茶室——茶人之家——龙井路——龙井茶室——龙井村——十八株御茶树——梅家坞——中国茶叶研究院——虎跑泉。作者还提出了兴茶论:提高对杭州及浙江茶旅游资源的认识和开发、全面提高茶叶旅游的档次、提倡茶为国饮。
1996年1月,杭州召开了陆羽《茶经》故里——湖州杼山旅游文化研讨会,会议围绕着茶圣陆羽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着《茶经》的故里——湖州杼山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设进行了热烈的研讨。王家扬、陈桥驿作了重要讲话。王财林就杼山的现状和今后的开发设想作了汇报,引起了广泛兴趣。部分代表还赴湖州妙西乡考察了陆羽《茶经》故里——杼山,并对其开发建设提出了宝贵建议。
1996年,刘贵芳、黄池娥《论提高我国茶叶产品在国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》一文指出加强茶叶综合开发,具有四个层次的含义:第一层含义强调对主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,提高产品的附加值。第二层含义强调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。如利用茶籽榨油、毛油再精炼为食用油;茶籽饼提取皂素,皂素制造洗发香波;去皂饼粕作精饲料或肥料。第三层含义是加强茶叶与相关行业的横向联合,积极开发经营茶叶的相关产品和相关项目。如茶餐饮、茶具、茶文化旅游、茶文化娱乐等。第四层含义就是茶叶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我国茶叶历史悠久、名茶众多、且大多数名茶与名山、名水、名人相映成趣,茶文化源远流长、丰富多彩。加强茶文化对外宣传,开发茶文化旅游,经济大有可为。
1996年,范增平《走入21世纪的茶文化》认为茶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发生变化,走向21世纪的茶文化将发展为与旅游、休闲相结合的生活文化;茶艺活动将成为达到身、心、灵整体健康的媒介。为此,将茶园景观设计、农村生活文化,与茶艺活动相结合,提供观光休闲农业的题材,展现茶的民俗特色,配合茶园附近的古迹、名胜与风景点,让人民更喜爱去接触茶艺,认识茶的整体面貌,认知各地不同茶文化的内容与背景,这将是茶业再造生机,迈向新里程的机会。最后,范增平指出:“在走向21世纪的茶文化到来时,顺应时代潮流,才能开创茶业崭新的前途,迎接茶文化辉煌灿烂的新页。”
1997年杨小泽《多元化的茶叶消费》一文介绍了目前国内茶叶消费的诸多新方式,作者介绍了一些地区的茶文化旅游,提出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,按照旅游业务的一般规律,设计、推出一套特色旅游项目——茶文化旅游,并设计了几条特色茶文化旅游线路。李祝舜、王海云《茶文化与旅游》提出“弘扬和发展茶文化,不仅促进茶业经济的发展,同时还具有与旅游相互促进的社会功能和社会意义”,作者从茶与饮食旅游、茶与游览、茶与购、茶与娱、茶文化专项旅游等方面论述了茶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,认为茶文化会在旅游业的促进与带动之下不断革新非凡体育、发展和宏扬光大。同时中国的茶文化将为我国的旅游业锦上添花。
1997年杨小泽《旅游新一族——茶文化旅游》一文介绍了新兴的茶文化旅游,作者从旅游线路、旅游观光景点、购物和服务、餐饮、娱乐、住宿等旅游要素向读者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茶文化旅游,使人耳目为之一新。作者认为在“九五”计划开始实施的时候,提出开发茶文化旅游项目的设想为是适宜的,并指出:“因为茶业需要龙头项目,旅游业需要新的特色项目;消费者生活越好,越离不开茶,也越讲究旅游。茶业与旅游业相结合、共发展,将如虎添翼,前途无量。”
《旅游新一族——茶文化旅游》这篇文章首次将“茶文化旅游”视为独立研究对象的论文,标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已初步成形,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独立的旅游方式进入到新阶段。
截止到2014年5月,搜索中国知网,以“茶文化旅游”为篇名的期刊论文共284篇,其中上世纪共3篇,新世纪以来共281篇,以茶与旅游为主题的论文共785篇。特别是2010年以来,相关论文呈井喷状态,茶文化旅游的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。新世纪是茶文化旅游的分水岭,之前的茶文化旅游在局面地区展开,茶文化旅游是杭州、黄山、武夷山、大理等知名度高景点的有效补充。之后的茶文化旅游在全国遍地开花,茶文化不只是旅游的点缀,更是一种特色的旅游项目。在一些地区,茶文化旅游成为当地旅游业的支柱。一些地区以茶为媒,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,使茶文化旅游成为促进茶业、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剂。
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,各地纷纷举办茶文化旅游节,推出观光茶园,兴建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主题公园,开发茶艺表演和茶俗风情,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层出不穷,茶文化旅游线路不断涌现,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。
茶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新兴一族,以其独特的吸引力,在我国乃至世界引发了新一轮的文化旅游热潮。徐永成指出:“中国茶文化已经在国际上产生影响。预计2020年中国综合国力将跻身世界三强,在这宏观经济形势推动下,中国也将成为最大茶文化旅游目的国,与各国共享茶文化。”
余悦教授,著名茶文化专家、民俗研究专家,“中国茶文化学”首倡者与理论奠基人,“悦读茶书会”倡导者与推动者。
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、中国茶文化重点学科带头人,《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》总主笔、全国《茶艺师》培训鉴定教材主编,中国民俗学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、万里茶道(中国)协作体副主席,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会长,硕士研究生导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。
曾任《文艺理论家》、《内部论坛》、《鄱阳湖学刊》主编,《江西社会科学》杂志社社长、主编,江西省期刊协会副会长,获得首届江西省“十佳出版工作者”、首届江西省“十佳期刊编辑”等荣誉称号;兼任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茶艺导师、南昌女子职业学校高级茶艺顾问、江西广播电视大学茶文化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等。
主持全国和省级课题16项,发表论文200多篇,《新华文摘》、人大复印资料、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等转载多篇;撰写书籍60多本。多次到美国、法国、日本、韩国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等地,进行讲学与交流。